[1]
大学生暑假实习总结(公务员篇)
我的“公务员”经历
***
在很多人眼中,公务员队伍是神圣而又神秘的。今年暑假,我来到了广州市人民政府实习,以一个实习生的身份去体验广州公务员的日常工作。上下班准时、中午休息时间长,这样的时间表,让很多白领羡慕不已。因此很多人理所当然地认为,公务员就是一份优差。然而,在实习的一个半月里,我近距离地看到了的人民公仆的真实情况。一、公务员的饮食与出行说起公务员的午餐,很多人会联想到大排筵席,大鱼大肉。然而,当我第一次和他们一起吃午饭的时候,看到的情境实在令我感动。在广州市人民政府里面,公务员中午都在政府大院的饭堂打卡用餐。一般情况下,他们在三楼打饭,那里的饭菜,我看来,和中大饭堂的也不是很大区别。吃饭的方式也和我在大学一样,一人一份,吃完了各人把自己的饭盘碗筷拿到统一的地方清洗。要宴请客人的话,可以到二楼,那里设有餐厅和包厢。这一切,让人着到政府改善公务员形象的努力,让人感受到了公务员队伍的廉政之风,看到了党和政府这些年来廉政建设的成效。政府公务员形象的树立,除了制度的约束之外,还需要人本身的自觉。有好几次我都看到,一些其他局和单位的领导来市政府开完全之后,都只是去三楼的饭堂,和其他人一样吃一人一份的快餐。本来,他们有着足够的理由和资格到二楼,甚至到外面的地方吃饭,但是,他们都没有这样做。廉洁已经成为了他们一种自觉的自我要求。这样的改变,的确让人欣喜。除了从“吃”中看到了公务员的廉洁形象,从“行”中,也可以体现出公务员的新作风。在政府中,只有局级以上干部,才配有汽车和司机。其他的官员要用车,都需要想有关部门申请。有一次,我跟一位处长到外单位开会,一个多小时的路程,只是坐着一部空调有问题的面包车。今年的夏天特别热,路面温度绝对超过40摄氏度,然而,我观察身边的几位同行的公务员,他们似乎已经习惯了,并没有抱怨什么。这一切,如果不是我亲眼所见,也许,我还会和很多人一样,对公务员抱有某种偏见。我想,很多群众都对政府工作、公务员素质有着种种意见和置疑。这些,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政府与群众在沟通上存在障碍造成的。如果政府提高运作的透明度,让群众更真切地了解政府官员的行为,也让官员行为接受群众的监督,相信,对政府威信和形象的树立,对公务员队伍建设,都会有着良性循环的作用。二、公务员都干些什么?人们常常用“一杯茶,一张报纸”来概括公务员工作的内容。事实真的是这样的吗?我来到了市政府工作,接触得最多的,就是会议。每天都有大大小小不同内容的会议,在不同的地方举行,需要不同的人参加。做领导,往往半天就要赶好几场,往往连饭都顾不上吃,一点也不容易。而开会之前,要看许许多多的资料,要准备每一场的发言,这些工作往往都在8小时之外才能完成。开会,并不是轻松的事情。但是,这却引起了我的思考。其实,作为政府,作为政府的公务员,其工作的实质应该是什么呢?会议繁多,反映出政府仍然担当着“决策人”的角色。但事实早已证实,政府应该起引导、宏观调控的作用。如果凡事都由政府决策,难免会有人治的影子。在如此决策的制度下运作的政府和社会,必然存在隐患。此外,决策过程的简单化,也是导致腐败的根源。相信,政府也早已意识到了问题的存在,然而改革的道路必定是漫长而困难重重的。政府改革,是中国发展道路上,关键的一步。三、政府与公众的沟通这一个话题,应该是与我所学的学科最贴切的了。在我实习期间,我参加了几次接待群众上访的会议,也参与了由政府组织的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协调会议。可以说,是从实践上进一步领会了自己在课堂上所学的东西。维持社会稳定,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难免要牺牲一部分人的利益。如何输导和安抚这一部分人,成为了政府工作的重点。其实,在这些群众与企业的冲突中,政府处于一个很尴尬的位置。国企改革的关键是政企分开。对于企业的决策,政府不能再插手去管了。但是,企业往往会沉迷于追求经济效益而忽略了社会效益,将社会效益、与群众沟通这一部分的问题留给了政府。到底,这一一个皮球应该怎么接才接得好,成为了政府的大难题。现在,政府往往分两部分做工作,一方面,接待上访群众,在感情上给予同情和支持;另一方面,召开企业间的协调会议,引导企业兼顾社会效益,承担企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这种与群众沟通、组织企业间沟通的工作正是政府公共关系,但却并未为许多人所认识。记得当初,我刚来到实习单位,里面的人还说:读公关的不是应该到酒楼去吗?我们政府不需要这样的人吧。想起来,真的为他们的无知感到可悲。在美国,政府就有专门的公关人员,负责与公众沟通、与企业沟通,甚至是政府与政府间的沟通。然而,在我们中国的政府里,公务员需要身兼数职,就连开会的会场布置,也没有专门的人员负责,往往是由领导带着几个下属去搞。古语有云:术业有专攻。一人同时担任着领导、律师、公关人员的责任,必然会分散精力,也无法发挥长处。我想,我们政府在精简机构的同时,是不是也应该考虑到形势和发展的需要,适当增添一些专业的部门,负责政府与公众沟通的有关工作呢?四、后感记得在我们的公共关系专业课上,老师说:心地善良的人才最适合做公务员。这一个半月的“公务员”经历,让我对这句话深有体会。政府是一个权威的机构,而在如此权威的机构中工作的公务员,不可避免地有着特殊的权利和地位。特别是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中的中国,公务员无疑是一个特殊的职业和群体。不过,我们希望公务员都是心地善良的人,是希望他们能从自身出发约束自己。然而,我想,人性是难以战胜的,最有效的办法,应该是从制度上、从法律上,使他们有所约束。法治才是通往“理想国”的道路。
普渡大学实习总结 2005 年 10 月 7 日的凌晨 3 点钟,躺在宿舍的床上,感觉很怪异,昨天的此时,我还身处洛杉矶热闹的市中心。脑中不禁过电影般回想三个月中的点点滴滴,独处陌生的异国他乡,领略截然不同的文化传统,感受别具特色的风土人情,学习全新前沿的科学知识。三个月,弹指一挥间,仿佛刚下飞机时充满兴奋却又有些忐忑不安的我仍在眼前。三个月,虽短暂,但足以让我对一个从未去过又一直充满好奇的国家有一个感性的认识。三个月,虽忙碌于工作,但足以让我有空余的时间四处游玩参观,深入当地人的日常生活,结交新的朋友。实习生活是充实且时刻充满惊喜与新奇的,是值得回忆与品味的。 生活 普渡大学位于美国中西部印第安纳州的 West Lafayette 市,这是个以平原与农地为主的典型美国城镇,安静优雅的乡间气息,淳朴热情的居民民风,方便快捷的生活社区,为以普渡大学师生为主的居民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工作与居住条件。 我与一个从丹麦来的 Iaeste 实习学生住在一间双卧室的公寓里,这是除每天 8 小时工作之外完全独立自由的私人空间。欧洲与美国,不论在生活方式或文化传统方面都有迥然的差异。交谈之中,她流露出了对美国的饮食,某些行为的极为不满。例如,她不满于美国的咖啡,平淡无味;她不满于美国人的口头语“ Excuse me”, 虚假程式化。 拥有了自己的厨房之后,我也开始了“烧饭”生涯。从最简单的蛋炒饭开始,依照着家人电邮过来的菜谱,根据现有的原材料,加上我在烧饭方面的小小天赋与创造力,我的厨技日渐成熟,同时也将用不同材料烹调为饭食当成了乐趣和一天中的放松。在实习接近尾声的时候,我邀请实验室的人共进晚餐,由我来负责全部厨房工作,得到一致好评。当得知在此之前我没有任何此方面的背景后,他们都大为惊叹。 然而,在美国没有汽车的日子是艰难的。这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建立在车轮子上的国家”。尤其中部城市,公共交通设施也不像东西海岸发达。即使是购买日常用品,也要有一段不近的路程。放弃了在没有自行车道的公路上骑车的念头,我们或步行权当锻炼或享受朋友们的好心的搭载帮助。 很幸运,新结识了很多的好朋友包括同事,教授,普渡大学 Iaeste 的 Local Committee ,热情慷慨的帮助我们解决了几乎生活中的一切困难,使我们这些外国的实习生没有感到丝毫的无助与不适。 工作 普渡大学在美国是一所著名的以工科见长的学校,造就了他严谨的治学氛围与踏实的学风。同时,由于地域的原因(农业州),在农学方面,也较出色。我所在的计算基因组学实验室同时跨农学院,统计学院和基因组学科,是名副其实的交叉研究实验室。我主要参与了两个项目的研究,都与计算机模拟自然生态环境下生物数据,如基因与性状之间的关系,并进行 QTL( 数量遗传性状位点 ) 作图。第一个项目的目标是提供一个最合理的实验参数配置给真正的试验者,以节省时间,精力和财力。第二个的目的是检测当样本参数 n=100 或者 n=1000 时 QTL 分析的可信性。在三个月中,我的全部工作就是在电脑前,利用不同的软件,程序,生成,模拟并分析数据,将结果可视化,做成报告。由于工作中涉及到了很多统计,计算机和遗传方面的新知识,我都要从头学起,开始的日子是有些艰难的。但同事和导师提供的慷慨帮助和鼓励,让我一直充满信心。在结束总结工作时, presentation 后,他们再次对我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我喜欢那种愉快舒适轻松的工作环境,每天都会用音乐和咖啡来调节应该紧张的气氛。我喜欢高效率的工作节奏,用一个时间期限来督促自己,不轻易留下加班的借口。 同时,值得一提的是美国至少是普渡大学中极为普及方便的网络,在任何一个实验室,图书馆,都能够随时免费高速上网。 在芝加哥度过了四天的 Labor Day 假期,感受了号称美国第三大城市的与众不同,繁华的城市,耸立的高楼,拥挤的人群,一切都与宁静的普渡大学截然不同。在 Taste of Chicago 活动中,品尝了各种美国食物的样品。在 Sears Tower 上,居高临下,观看了芝加哥和密歇根湖的全景。在科学,水生,艺术等六个博物馆中,我系统地领略到不同形式的 American Style. 第二次的芝加哥之行,是参加在美国所有 Iaeste 实习生的聚会,。这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国际交流聚会,在十个人的饭桌上,没有任何两个人来自同一个国家。随心所欲,毫无顾忌的交谈,使国界从此消失,语言不是障碍。 印第安那州西部的 Blue River 上, Marrengo 山洞旁的木房中,普渡大学内部机场的飞机上,济州洛杉矶附近的阳光下海滩,圣地亚哥的海洋公园中,拉斯韦加斯耀眼的霓虹灯下均留下了我的身影。 整整三个月的美国生活,是全新的,是精彩的,是无悔的。就像在 Taste of Chicago 中品尝各种事物一样,我也在感受着美国生活的方方面面。 It is Taste of USA.
[1]
From:https://www.zongjiefanwen.com/Article/sxzj/201205/118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