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题解析
1、主题要求
l 关注冬季各种自然现象,了解一些动植物不同的过冬方式。
l 喜欢参加各种有趣的冬季活动,体验人们能用各种方法抵御寒冷。
l 知道冬天里的节日——圣诞节、元旦,感受节日的气氛。
2、主题分析
《寒冷的冬天》是一个时间性较强的主题,适宜在十二月中旬以后冬天来临时开展。主题的切入点可以是《在秋天里》主题的延伸,如秋天过去,什么季节来了;可以根据天气的变化直接导入:如冷空气的突然来临;也可以是活动中幼儿的直接生活体验生成,如活动中感觉身体冷了,感觉动植物的变化等。
《寒冷的冬天》学习主题下共有“冰和雪”、“动物过冬”、“冬娃娃”等 5个子主题, 5个子主题下共有“冰雕”、“冬眠”、“冬天穿的服装”等23个小点。
二、主题内容选择与参考
内容和组织形式
课程整合
必选
⊙动物过冬
p143
·冬眠
·麻雀
·企鹅(区域性活动)
·不同的过冬方法
生活:
内容来源
——4—6岁《生活》教材
*做做玩玩p50
*我的时间表p55
*共长一岁p104
运动:
内容来源
——4—6岁《运动》教材
*铲雪车104
*打雪仗105
*冰冻人(生成
游戏:
*雪娃超市
*娃娃家
*冬衣商店
园本教材:
*剪纸:窗花、喜字
*欣赏中国结、窗花
*制作:灯笼
⊙冬娃娃
p147
·冬天穿的服装(区域性活动-制作手套)
·帽子商店(区域性活动-制作帽子)
·冬娃娃的脸蛋
·屋子里的小女孩
·不怕冷的大衣
·扫雪
备选
⊙不怕冷的树和花
p152
·腊梅(区域性活动-制作腊梅)
·水仙花
·梧桐树
·不怕冷的松树(区域性活动-剪贴松树)
⊙冰和雪
p139
·冰雕
·雪花(区域性活动)
·冰雪融化
·看图讲故事“会变颜色的小狗”
·冰雪地上的游戏
⊙过新年
p155
·换日历
·新年的心愿(区域性活动-制作贺卡)
·生肖年的祝贺(区域性活动-生肖头饰)
·敲锣打鼓
替换与生成
*帽子床
*下雪天的故事
三、环境创设
1、活动室环境创设:
l 根据子主题的内容,鼓励幼儿大胆创作,用幼儿的作品布置教室,如冰天雪地里的雪娃娃,雪花,冬娃娃等;节日环境布置:包括圣诞老人、圣诞树、送圣诞礼物等烘托节日的气氛。wWW.zONgJIEFANWeN.coM
2、家庭社区资源
l 与孩子一起收集一些与冬天有关的用品、图片或有关资料,;一起讨论有关狗(狗年)的趣事,寻找有关狗的图片;一起做水变成冰的实验等。
l 走出校园,走进社区,参加各种有趣的冬季活动,体验人们用各种方法抵御寒冷,培养勇于不怕冷的勇敢精神。
四、教案例举
(一)集体活动
目录:
1. 活动:企鹅
2. 活动:动物冬眠
3. 活动:不怕冷的大衣
4. 活动:过新年
5. 活动:雪狮子
6. 活动:会变颜色的小狗
7. 活动:窗花
8. 活动:松树
活动1——企鹅
活动目标:
1、了解企鹅的外形特征,学习用图形组合的方法画出企鹅。
2、引导幼儿不怕寒冷。
重难点:画出企鹅的样子
活动准备:纸、笔(蜡笔、水彩笔、小毛笔)(1)(2)(3)(4)
活动流程:
了解企鹅外形——模仿企鹅动作——画画企鹅——交流展示
(一)、了解企鹅的外形
引导幼儿说说企鹅的样子,企鹅的突出特征、生活习惯。
(二)、模仿企鹅动作
幼儿模仿企鹅走路、蹦跳、观望、游泳等动作,想象企鹅滑稽可爱的样子。
(三)、画画企鹅
请小朋友都来和企鹅做朋友,像企鹅一样不怕冷。请小朋友注意:用什么图形画出它的身体、扁嘴,用什么颜色画出企鹅的皮毛颜色?怎样让别人看清企鹅的眼睛呢?
提醒幼儿把画面画满,多请几个企鹅的朋友,并添画些与企鹅有关的生活情景:冰天雪地。
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
(四)、交流展示
幼儿作品展示,比一比哪些企鹅不怕寒冷,仍然生活在冰天雪地里。
活动2—— 动物冬眠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观察并发现自然角中的小乌龟是怎样过冬的。
2、初步感知那些动物会冬眠,哪些动物不冬眠。
活动准备:课件、图片
重难点:了解动物过冬的方法。
流程:
(一)、引起兴趣
1、观察自然角的小乌龟在干什么?(幼儿自由说)讨论归纳出乌龟在冬眠。
2、看图找一找,雪地上有些什么图画,是谁的脚印?欣赏诗歌:雪地里的小画家
3、谈论:什么是冬眠?哪些动物冬眠,哪些不冬眠?
(二)、观看课件《鹦鹉的脚爪》
讨论:小马、小熊用了什么方法取暖过冬?树洞里一会儿又很寒冷了,它俩在找些什么?后来怎么又变得暖和的?
鹦鹉的脚爪究竟是什么颜色的?
(三)、延伸:除了这些动物外,还有哪些动物也要冬眠呢?一起继续查找资料。
活动3——不怕冷的大衣
活动目标:
1、使幼儿知道冬天天气十分寒冷,运动能是身体暖和,教育幼儿不怕冷。
2、知道人们能够用各种用具抵御寒冷。
活动准备:课件、图片
活动流程:
引起兴趣
你喜欢冬天吗?为什么?
听听故事:《不怕冷的大衣》
故事后提问:姥姥有没有不怕冷的大衣?不怕冷的大意在哪里?
二、讨论我们有哪些保暖的方法
1、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有哪些保暖的方法?
用具:取暖器、热水袋、电热毯、暖窝、空调
服装:棉被、棉衣、手套、围巾、帽子、保暖鞋等
2、还能有哪些保暖的方法?
冬泳、跑步、跳绳、拍球等活动,体会运动能使冬娃娃身体暖和。
三、智力游戏:找一找什么对,什么不对。
冬天到了,可是这张图上有的地方错了,有的 地方对的,谁能来找一找?什么地方错?为什么?什么地方对?为什么?
活动4—— 过新年
活动目标:
1、使幼儿知道元旦是新年的开始,了解过了元旦,每个人都长大一岁。
2、欣赏歌曲《敲锣打鼓放鞭炮》,感受新年的快乐气氛。
活动准备:
1、 将活动室布置一下,让幼儿充分感受节日的气氛。
2、 有关节日的音乐磁带一盒
活动过程:
(一)、师生相互拜年
在音乐的伴奏下,教师和幼儿同唱《新年好》,并和幼儿相互拜年,说说祝福的话语,使幼儿懂得新的一年来到了,大家又将长大一岁了。
(二)、说说新年里的趣事
过新年快乐吗?为什么?
新年里什么事情最开心
对自己对同伴最想说的新年愿望是什么?为什么?
(三)、欣赏歌曲《敲锣打鼓放鞭炮》
1、观看录象:
提问:你看到了人们都在干什么?他们是怎样敲锣又打鼓的?(学学动作)
2、欣赏音乐:
『 1 』『 2 』『 3 』『 4 』
录象里的人们欢天喜地庆祝新年,让我们来听听音乐里的人们又是怎么样庆祝的?
3、我们也来学学敲锣打鼓放鞭炮,好吗?随着音乐做游戏。
(四)延伸:要求幼儿在元旦期间,在家里做一件关心爸爸妈妈的好事。
活动5——雪狮子
目标:
1. 理解故事内容,感受其中的情趣。
2. 关注冬季各种自然现象,知道雪遇热会融化。
环境创设:故事图片
过程:
一、 经验回忆:
你知道大狮子吗?它是什么样的?
今天讲的是一个“雪狮子”的故事,猜猜为什么会叫“雪狮子”?
它和一般的狮子会有什么不一样?
二、师清讲故事,幼儿仔细听。
1、设疑讨论:
雪狮子怎么会不见了呢?
2、师生、生生互动:
幼儿对于不明白的地方互相提问和答疑
三、观看课件《雪狮子》,幼儿再次感受理解故事。
1、鼓励幼儿学讲故事中的对话。
2、重点欣赏雪狮子慢慢融化这一段,使幼儿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
四、延伸活动
除了用火烧,还可以用什么办法使雪融化?
活动6——会变颜色的小狗
目标:
1. 培养幼儿大胆地根据图片讲述的能力。
2. 引导幼儿为故事画插图,并设法把数张插图连起来讲故事。
环境创设:教学挂图数张。
过程:
一.出示图一,引出主题,并小结图一内容
提问并引导幼儿讲述:
1、今天天气怎么样?
2、谁在雪地里玩?
3、它们各是什么颜色?
二.出示图二,讲述并小结:
提问:
1、谁来到小猪家?
2、三只小狗怎么会变成白色的呢?
引导幼儿小结图二内容
三.出示图三,讲述并小结
提问:怎样使三只小狗变回原来的颜色?
教师鼓励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力,想出各种让小狗变回原来颜色的方法。
四.教师和幼儿共同看图讲述故事。
五.引导幼儿为故事图片画上插图。并设法将数张插图连起来讲故事。
六.为图片取名字。
活动7——窗花
目标:
1、引导幼儿欣赏窗花的花纹和色彩变化,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
2、培养幼儿积极参与欣赏活动的兴趣,并让幼儿了解窗花是中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品。
准备:
窗花范例;剪刀和彩纸
过程:
1、导入活动:引起幼儿观赏活动的兴趣。
2、自由欣赏。
*幼儿自由欣赏窗花。
*师启发幼儿:这些贴在窗子上的剪纸叫什么呢?
3、引导幼儿欣赏窗花的花纹,色彩变化。
*师出示范例,幼儿欣赏。
*图案、花纹是怎样的?(幼儿讨论)
4、讲解回忆。
5、操作练习(剪窗花),师指导。
活动8——松树
目标:
1. 认识松树,知道它是常绿树。
2. 尝试用纸剪出松树。
重难点:对称剪松树
准备:纸、剪刀、范例
流程:
(一)、观察
带领幼儿去户外观察松树,比较它们和落叶树的不同,如:树叶厚、成针状。观察各种松柏,欣赏它们挺拔的形态,想象它们像什么?
(二)、剪松树
1、想象尝试:怎样可以剪出松树呢?
l 引导幼儿观察到松树的形状像三角形,两边对称
l 尝试用两张绿色的纸剪成对称的图像,粘贴成半立体的树。
2、幼儿学习剪松树
提示:
l 要对称的剪。
l 注意安全,用好剪刀后放好。
(三)、环境布置
将松树放置:“寒冷的冬天“的角。
(二)主题区角例举
l 美工区:绘画——新年贺卡。
l 剪纸——剪窗花、撕雪花。
l 制作——新年花环、面具、制作新年老人。
[1][2][3][4]
l 折纸——小企鹅、冬娃娃。
l 探索区:观察冰的变化(将冰放在不同温度的水里)。
l 益智区:十二生肖拼图,供十二生肖的小图片,让幼儿在拼图过程中初步了解十二生肖。
l 图书区:提供有关冬天的图书、图片等,让幼儿观赏、讨论。
区角名称
活动内容
材料准备
操作提示
表 达 表 现 区
敲锣打鼓
录音机、欢快喜庆的录音音乐
唱、跳关于新年的歌曲和舞蹈;
冬天的服装
(服装店)
各类收集到的冬装图片;
绘画、剪贴工具;
手工纸、铅画纸等
制作冬天的服装、衣帽、手套等
冬天来了
冬天背景图;相关资料;
绘画、剪贴工具;
画纸、手工纸、绉纸、银纸等;
绘画、剪贴不怕冷的花、树、动物和雪花等装扮冬天的场景。
新年的心愿
各种纸张;
绘画、剪贴工具;
制作贺卡,表达美好心愿和祝福;
共同生活区
过新年
娃娃家场景;
超市收集的年货等
选购年货、新衣、装扮家里等过新年
探 索 发 现 区
不同的过冬方法
动物图片若干;
过冬方法统计表
归类记录各种动物过冬的方法
冰雪融化
事先制作的各种冰块;
容器若干;
冷、温水等辅助材料
观察比较并记录冰块融化的快慢
1 2 3 4
中班十月份小结2篇
十月份,我们开展了主题活动《噜啦啦》。孩子们喜欢洗澡、喜欢玩水、喜欢吹泡泡,但他们年龄还小,他们必须在亲身体验、探索中去发现去获得。于是我们便利用孩子们的兴趣点,及发生在孩子周边的生活经验,开展了丰富有趣有益的教育活动,让孩子们与水亲密接触。
艺术活动“大鲸鱼的浴缸”,吸引着可爱的孩子。他们自己动手为大鲸鱼添画了五颜六色的泡泡,选择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图片以粘贴的方式陪大鲸鱼洗澡,充满童趣的主题墙“大鲸鱼的浴缸”就这样布置出来了。我们和孩子们一起收集了沐浴球,海绵,牙刷,等洗澡工具,让孩子们认识各种各样洗澡工具名称及用途。同时,我们还发动家长与孩子一起设计制作“清洁用具大调查”,并将孩子们的调查记录表粘贴在主题墙上,与大家分享。
“谁来陪我洗澡”、“噜啦啦”,让孩子孩子们在艺术活动中感受到洗澡的快乐,“大鲸鱼的浴缸”帮助幼儿理解大、小的概念, “洗一洗,玩一玩”让孩子在有趣的实验中,感知沉浮的概念。活动中,孩子们不仅学习了洗澡的方法,还知道了动物洗澡的各种方式。在“小手洗干净”、“清洁宝宝”等几个活动中,孩子们学习了洗手、刷牙的方法,培养了幼儿良好的清洁习惯;我们还结合日评活动,让他们争当爱干净的清洁高手;孩子们认识了常见的清洁用品,知道了他们的名称与用途;他们还学当爸爸妈妈,给塑料小动物、小娃娃洗澡;和泡泡在阳光下追逐嬉戏,玩得可开心了!
在整个主题活动中,我们聆听孩子、换位思考、收集利用资源,做幼儿发展的引导者。同时,我们也很注重捕捉教育时机,与孩子共同探讨,与孩子在主题活动中共同学习成长。
中班十月份小结(2):
时间飞逝,十月份一晃也就过去了。回顾这一个月的工作流程,紧张而又忙碌,但是收获不小。主要工作如下:
一、组织幼儿回顾“国庆节”,巩固幼儿对“国庆节”的了解。结合“嫦娥2号”上天,讲解一些太空知识,对幼儿进行爱祖国、爱学习的教育,激发幼儿科学探索的兴趣,进一步培养幼儿热爱祖国的情感。
二、本月的主题教育活动是《秋天变化多》。通过“树叶变了”“果实熟了”“ 秋虫聚会”三个分主题活动的开展,让幼儿知道一年中树叶的变化,感知秋天别有情趣的自然现象;知道秋天是果实成熟的季节,每一粒果实都有自己独特之处,每一粒果实都能带来丰收的喜悦;了解秋天里昆虫的各种特性,让幼儿领会到了秋虫聚会的快乐。以树叶、果实、昆虫等动植物在秋天的变化为线索,更好地了解秋天的基本特征,感受秋天的美好景色,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并能用各种形式表现秋天的变化。
三、 在阅读方面,这个月我加强了对孩子识字的复习,利用盥洗喝水等一些等待时间对孩子进行复习,通过检查,幼儿的学习效果比上个月要好很多。在制度方面还是要加强,发现有些孩子在认识汉字的过程中有消极的情绪出现,我想在教学的方式方法上我还应该进一步推敲。
四、加强对幼儿的户外活动的管理,继续鼓励幼儿积极参加早锻炼,还新编了幼儿早操,并组织幼儿进行学习,使幼儿身体得到多方面锻炼。【1】【2】
五、加强对幼儿进行常规训练,如“生活卫生习惯”、“学习习惯”等等,本班幼儿各项常规较好。
六、卫生保健方面,我们能关注每个孩子,经常提醒幼儿喝水,确保幼儿安全,每天都能认真地做好消毒和打扫工作,加强幼儿的保健卫生,管理好午睡,做好预防疾病的工作,经常晒被子、枕头,减少细菌滋生。幼儿的出勤率较高,并受到家长的赞扬。
1 2幼儿园中班游戏总结
游戏是为了寻求快乐而自愿参加的一种活动。但幼儿游戏决不是单纯感觉上的快乐,而是伴有生命充实感的快乐。游戏是幼儿的活动,与学习活动,劳动活动有着不少的区别。它有这样的一些特点:第一:游戏是幼儿主动自愿的活动,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幼儿游戏不是在外强制的情况下进行的,而是幼儿出于自己的兴趣与愿望自发自愿主动进行的活动。幼儿游戏的类型很多,本学期我们班创设了教育区角游戏、角色游戏和晨间自选活动,其中包括益智区、美工区、科学区、建构区、生活区、语言区以及银行、幼儿园、娃娃家、小老鼠面包房、正仪青团店等游戏。下面对我们班本学期的游戏活动,作一总结。
一、角色游戏
在角色游戏中,角色是游戏的中心。幼儿在游戏中的通过扮演某一种假想的角色,以假想的方式把头脑中已有的表想重新组合,从而反映对社会生活的认识,并参与成人的社会生活。幼儿在游戏中,经常会发生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并为之争吵不休,对于我们大班的孩子,不仅要进行品德教育,让他们懂得互相谦让,同时在本学期着重对幼儿协作意识进行培养。
第一, 利用游戏规则诱发幼儿的协作行为。规则的提出,不仅是为幼儿的活动提出要求,也是对幼儿行为及其游戏开展一种暗示。如,在娃娃家,我们这样引导幼儿确立规则:“小朋友在游戏开始前,要先商量,确定各扮演什么角色,然后再游戏。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和孩子是一家人,每人都要关心家里的事情和家里的人,不能想做什么就怎么做”。要求幼儿能提出自己想要担任的角色,并相互协商。用“一家人”将他们间关系明确,暗示他们在行为上要有协作。
第二, 教师主动加入幼儿游戏。老师加入幼儿的活动中,可以激发幼儿的游戏兴趣,也能为幼儿做出良好的榜样。如:一次,我在娃娃家当“妈妈”,晋杰当“爸爸”。早晨起来,我对晋杰说:“我给孩子穿衣服,你去买早点吧。”他回来时对我说:“我买了蛋糕。”吃过早点,我看了一眼手表说:“哎呀,我要迟到了,来不及送宝宝了,”晋杰说:“你快点走吧,我去送他”。开始时,晋杰是被动的与我交往,后来就变被动为主动,协调我们之间的行为。
此外,由于幼儿年龄小,他们参与角色的主要动力是兴趣和好动性。因此本学期在组织角色游戏时,在设置情景,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的基础上,注意引导和鼓励幼儿去大胆尝试获取经验,从亲身体验中逐步认识自己。这样才能逐步变自发的好动为主动的活动,有利于幼儿自身潜力的发展。例如,在“小老鼠面包房”这一角色游戏中,我们的小朋友能选择、利用各种材料制作他们心目中的特色蛋糕。他们在游戏中可以自由自在地随意选用材料制成心中所想的东西,大家都玩得十分开心。由此可见,在游戏中,幼儿通过自身的体验从中获取了经验,选择了自己感到好的方法,这样使他们在更好更快地掌握技能的同时,更增强了他们对角色游戏的兴趣和信心。
二、教育区角游戏
教育区角游戏突破了传统教育中幼儿处于被动、静止状态的局面,不是教师把知识告诉幼儿,让幼儿被动、静止地接受,而是教师通过设计、提供可供幼儿操作的环境特别是各种活动材料,让幼儿在和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主动地得到发展。结合《丛书》中提出的“区域活动建议”,本学期我们班的教育区角游戏开展情况 [1][2]
首先,教育区角游戏的设置是灵活的,我们依据主题活动的内容在多方面考虑下进行了设置:如《我们身边的科学》的主题活动中,就设置了美工区、科学区、语言区、益智区、建构区等。而在《我找到了春天》主题活动中,就设置了生活区、美工区、语言区、建构区、益智区、科学区等。
其次,各个区角的创设也根据主题的具体情况而定。语言区通常投放一些与主题相关的图书、卡片、指偶等资料,张贴一些有趣的图画和一些幼儿仿编的儿歌,同时也放置一些空白纸,铅笔等习作物品;美工区投放的东西除一些常规的幼儿幼儿练习用品外,如剪刀、橡皮泥、彩纸、油画棒等,还投放一些简单手工作品的示范图,同时鼓励幼儿粘贴自己觉得满意的绘画及其他的作品;在科学区通常提供一些幼儿操作材料,操作材料与主题相关;通常建构区是根据主题而定。
三、晨间自选活动
除了角色游戏和教育区角游戏,晨间自选活动也是幼儿在园游戏的一部分。它是幼儿园一日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始,因而要精心组织每日的晨间活动,做到有目的、有计划,让每个孩子都能积极愉快地参加,每天都有新收获。为了让幼儿轻松愉快的进行晨间活动,我们采取了让幼儿自由组合、自由选择。如:有的幼儿愿意画画,就让他自由的想象涂画;有的幼儿喜欢玩彩泥就让他自由的去捏、去塑造形象;喜欢
玩积木的幼儿可任意搭建高楼。因此,我们会提前做好准备,对幼儿的兴趣爱好做到心中有数,在幼儿来园之前准备好各种活动材料,使幼儿一到幼儿园就能投入到活动之中去。在活动过程中,我们注意观察每个幼儿表现出的兴趣,个性语言发展水平,和同伴的交往能力,便于因人施教,帮助幼儿解决在活动中遇到的问题,使活动顺利进行。
不论是角色游戏、教育区角游戏,还是晨间自选活动,我们都会在活动结束后进行总结评价。评价的方式有很多,有时是全班进行,有时是分组讨论,也可以让幼儿自己评价,由老师指点迷津等。幼儿的自主评价主要是鼓励幼儿把自己在游戏中的所见所闻、感受体验表达出来,与同伴交流分享,如:以教师的鼓励性言语来鼓励幼儿的“你搭建的楼房可真高,可以向大家介绍一下你的搭建经验吗?你游戏玩的很开心,把你游戏中最快乐、最有趣的事情讲给大家听好吗?”由幼儿主动评价的“我发现了什么问题?为了以后玩得更好,我们还应该做些什么?我觉得谁玩得好,谁玩得不好。”又如:以教师的全面评价为主的“今天哪一组小朋友收拾玩具最快?”“发现有的小朋友在更换游戏的时候,没有将原来的游戏的玩具收拾好再到另一个游戏去,下次活动中不能再出现这种情况了。”“你学习了什么新本领?”“为了使下次
游戏玩得更开心,还需要做什么?”等等。
当然,在本学期的游戏活动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去注意和改善。如在分配游戏角色、游戏任务时,我们会指定几个能力强的幼儿为负责人,负责人再去邀请其他人。我们发现,负责人在班上走动召唤伙伴时,大多数的幼儿两眼紧张地注视着他们,小手举得高高,嘴里不停地说着:“我,我!”可是,每次被召唤走的总是那么一些人,剩下的往往是常规习惯较差,或者是能力较弱的。剩下的孩子常常由教师另行安排:去看图书吧,去玩插塑吧。沮丧、难过、不满,种种表情立即会出现在这些孩子们的脸上,而那些被召唤的孩子对教师或小负责人指定的角色也不一定满意。
在实践中我们体会到,是游戏激起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增长了幼儿的生活知识。在以后的游戏活动中,我们会加强对幼儿游戏的观察和指导,让幼儿在游戏中快乐地成长和学习。
(1)(2)
From:https://www.zongjiefanwen.com/Article/gzzj/youeryuan/201211/303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