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局绩效评估业务实绩工作总结
一、重视抓好依法行政,适时开展好人事机关业务工作。
(一)深入开展好治理“三乱”工作。一是建立办班培训申报审批制度,规范管理。全年组织办班审查20批次,通过审查符合条件或合并办班的有18期批。二是开展联合集中办班,节约成本。1-12月份,共举办各类联合办班14期。
(二)规范津贴补贴工作,努力从制度上规范收入分配秩序。
1、对规范前津贴补贴实行“取消、归并、保留、规范”。一是取消违规的津贴补贴。二是归并津贴补贴项目。三是暂时保留改革性补贴。四是规范奖励性补贴。今年对符合条件的6184人进行了二次晋升审批。2、加强规范津贴补贴的配套措施的建设。对津补贴的调整按规定操作,其中审批规范人员2169人。调整职务岗位晋升等津贴1753人。
(三)加强对专业技术人员的管理
一是重视抓好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工作,选择了县医院和县民族中学作为试点单位,制定方案,开展试点工作。二是做好专技日常工作。1-12月经过预审,推荐了71人申报高级职称,23人申报中级职称。有187人参加评审。完成了4000多本专业技术职务聘任书的验证工作。三是做好在职干部的学历变更工作。全年有78人的学历变更得到确认。四是专技非公企业的职称评定。指导建昌、典鼎等非公企业专业技术人员晋升职称,其中晋升助理级71人、员级64人。还为非公企业推荐各类人才50多名。五是适时组织工考。共组织工考137人,其中技师15人,高级工58人,中级工34人。
(四)加强人事管理,规范工作制度。
1、抓好年度考核工作。对全县123个单位的5630人的考核工作按文件规定操作,优秀指标依据省市文件规定严格划定。2、抓好参公人员的审核报批。根据《公务员法》有关规定和省、市有关政策,先后摸底申请报批的事业单位有55个,省上已批14个,登记参公人员65人,拟考试考核29人。3、抓好公务员及事业单位的招考工作。2011年公务员考录4名,对12名试用期满人员进行考核转正;事业单位招考32名,4、抓好机关工作人员的继续教育和管理。一是抓好在职公务员的培训,先后组织4期,参加人员达1000人次。二是抓好机关事业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参训人员达3600人次。三是抓好职工的培训。对机关事业单位889名工勤人员开展继续教育的基础上,今年又开展第二轮办班3期,让631人参加《职工岗位继续教育新知识读本》的学习,获得用人单位的好评。5、加强人事档案管理。一是做好干部档案与人才交流中心档案的收集、补充、鉴别、清理、保管、利用、转递、统计工作,并做到“六防”。二是及时做好人事档案的转递。共接收档案565册,转档93册,收档归库8469份。
(五)继续抓好清编核饷,加强人事管理。
先后清理100多个单位涉及300多人吃空饷的问题。为县财政挽回经济损失500万元。一是规范制度。下发文件,严格程序、严格执行。二是加大督促检查力度。协调纪检、监察、财政、编办等部门深入重点单位检查。通过核编、核人、核岗、核资。通过检查对确实回岗人员给予核发工资18人。对未到岗的核减3人,动员返岗19人,限期调出9人,对外出人员关系暂时无落实的,关系材料转人才交流中心。三是规范对借用人员管理,目前已办理借用人员手续25人。
二、落实好退休政策,把党的政策惠及到退休干部每个成员中。
认真执行干部退休各项政策。共审批办理干部退休手续140人,其中:行政退休84人,工人退休56人。审批遗属定补调标手续378人,审批退休干部高龄补贴67人。
开展为退休干部送温暖,办实事好事。①开展好“三节”慰问活,走访慰问特困退休干部150户,发放慰问金30000元;元宵组织城区1000多名退休干部开展闹元宵活动;重阳老年节开展祝寿活动。全县100多位老寿星领到了祝寿金。②开展好日常的娱乐活动,如:棋牌赛,参观社区、企业访问等。③坚持办好离退休干部活动厅,为离退休干部提供娱乐服务。
三、以维护稳定工作为中心,妥善抓好军队转业干部的安置工作。
对全县军队转业人员的信息情况进行归类建档,共计145人,(其中离休81人,退休59人,在职2人,下岗3人)未参保13人(医疗保险)。县政府针对全县13人未参加医疗保险的问题召开会议研究决定全部解决医保问题,为维护稳定做出了积极努力。
四、抓好行评工作为机制,落实好“三个环节”,扎实推进民主评议行风建设。(一)发放调查问卷,广泛征求社会意见。今年上半年又下发调查问卷20份,满意率99%,下半年发放问卷调查表30份,收回23份,满意率达100%。(二)走访有关单位,深入查找存在问题。由局领导带队先后走访了县林业、教育、农业、中学,供销及双溪、岚下、高阳、仁寿、洋口等多个乡镇(街道),召开座谈会3场。解决问题15个(三)做好明查暗访,巩固行风评议成果。采取“察、听、提”等方法,多方面取得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二十多条。
五、抓好人才引进,推进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
全县引进各类大中专毕业生369人。其中XX年引进151人,XX年年引进158人,2011年引进60人。到2011年底,全县人才资源总量已达6670人,完成总量的67.7%。共有专业技术人才5235人。其中高级专业人才174人,占3.32%,中级专业人才2279人,占43.53%,中高级以上人才2453人,占专业技术总数的46.85%。专业技术人才总量已达到2011年目标;中高级人才总量也达到或超过40%的预期目标。
六、以推进农村经济发展为目标,抓好互动联动工作。
1、以互动联动工作为载体,通过抓农村互动联动活动,带动农村党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一是抓好技术培训,推广先进科技。二是抓好信息服务。三是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开办法制宣传栏,举办法制讲座。四是发展特色农业,抓好特色经济。五是加强农村党建工作,建立健全六项基本制度。六是重视抓好精神文明建设,开辟农村文化阵地,深化四榜。创建平安村,调解民事纠纷3起.2、开展救灾捐赠活动。一是开展捐资助学活动,为贫困大学生捐资3000多元。二是组织村民为灾区灾民捐款捐物价值近5000元;三是组织春节慰问活动,慰问特困户20户,发慰问金XX元,棉被套10套。汶川地震支部组织干部职工先后开展捐助活动4次,共捐款人民币6500多元。3、开展支持新农村大舞台活动。开展“全民读书月”活动,推动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创建老人学校,举办健康讲座2期。
七、以落实高校毕业就业政策为基点,重视抓好“三支一扶”工作。争取省上下派“三支一扶”大学生共27名,分别在大干、埔上、仁寿、岚下等4个乡镇及事业单位。坚持了联系、交流、跟踪、考核四项制度。目前又对XX年和XX年两批“三支一扶”毕业生进行考核定级,有6人获优秀。
(1)(2)文化站业务工作总结 XX年年,文化站在县文体局的指导下,在镇党委、政府的直接领导下,结合本站的实际情况,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经济建设和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积极探索和研究本镇文化活动特色,开创创新,大力发展公益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切实加强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利用;规范培育文化市场,繁荣文艺创作;坚持寓教于文,寓教于艺,寓教于乐,培养群众崇高思想、美好心灵、纯洁情操、高尚人品,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要,提高全镇人民的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为全镇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思想保障和精神动力。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充分认识到文化工作的重要性
先进文化既是民族思想的沉淀,同时又是引领时代前进的旗帜。回顾历史,在民族解放斗争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时期,文化工作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功绩。重视发展文化事业,是我们党一贯的优良传统,三代领导人对此都有过精辟的论述。邓小平同志曾多次指出:“不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物质文明建设也要受破坏,走弯路”。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高度确定了文化工作的重要地位。党的十六大更是赋予了文化工作新的历史使命,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的、大众的、科学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已成为摆在全党面前的一个严肃而又现实的重要课题。积极健康的社会舆论氛围的形成,离不开文化这个必不可少的载体。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以培养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社会主义文化的构想,为21世纪的中国描绘了一幅全新的文化蓝图,指明文化发展的前进方向,也明确了文化工作的重要性。
二、以镇党委、政府工作为中心,抓好文化工作
开展文化工作的同时,必须以镇党委、政府为中心、结合实际积极开展一些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精品。今年以来,文化站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节日文体活动,促进创建工作和文体事业向纵深和更高层次发展。坚持每月一次职工乒乒球和篮球比赛;结合“五一”“十一”“元旦”等法定节日及建州50周年、红年长征胜利71周年、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等重大活动日,举办羽毛球、歌咏、舞蹈、书法等各类比赛,组织开展各类书画作品展,丰富和活跃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陶冶群众情操。利用休息日,组织体育爱好者与邻镇及市有关部门进行多场进行蓝球和乒乓球友谊赛,受到镇党委、政府的肯定和群众的欢迎。
三、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管理
按照“开放搞活,扶植 疏导,面向群众,供求两益”的精神,结合我镇的客观实际和当前文化市场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有针对性地按照《文化市场管理条例》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管理,明确经营指导思想,守法经营,坚持繁荣与整治相结合,一手抓繁荣,一手抓整治,使文化市场管理走上轨道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健康有序地发展。
1、加强民间艺人管理,规范演出行为,净化文化市场。对农村婚丧嫁娶请的唢呐班子严格审查,防止色情演出,杜绝黄、赌、毒、封建迷信、邪教等腐朽思想对群众的侵蚀。农村个别农户红白喜事请人“打道场”、请一些演出队伍助兴。而有些演出队伍往往是帐蓬演出,队伍差不齐,素质有好有坏,单凭演出目录是不能发现问题,必须进行演出跟踪,才能有效地检查演出 质量。一年来,文化站在派出所的配合下,认真抓好文化市场的管理工作,查处了部分无证演出的剧团,马戏团以及无证演出 团,净化了文化市场。
2、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和文化保护工作,成立文化市场管理办公室和文物保护办公室,定期做好集市出租和销售音像制品商店的检查和清理,对网吧、游戏室等文娱场所加大监管力度。网吧是一种新型娱乐场所,部分外省、市、县及本省已有部分青少年对网吧已达到痴迷的程度,严重地影响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文化站在镇党委、政府以及公安部门的支持下,对全镇两个网吧进行了登记、造册,纳入正常管理,使文化市场健康发展。
3、做好防火防患的安全工作
文化娱乐场所是给人休闲、娱乐的场所,做好防火措施是确保人身安全的主要依据。一年来,多次检查辖区范围的娱乐点,对存在安全问题的娱乐点进行停业整改,经验合格后方准营业。
4、对境内的文物认真落实文化保护监护人,做好文物保护工作。
5、积极参加县举办的各种文体活动,认真完成交办的各项文化工作任务。
四、存在问题
一年来,我站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文化事业的发展还远远达不到基本要求,文化站的硬件设施还未能有效地解决,缺少举办文艺演出的场地和基本设施,农村文化阵地完全设有发挥,群众的素质偏低,文化创新思想较为保守,严重地阻碍了社会经济开发。
五、2010年度工作计划
2010年文化站将针对存在的问题,积极想方设法加以解决,继续遵循“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和“与时俱进”的创新思想,团结务实,锐意进取,努力实现开拓创新、积极健康、丰富多彩,服务人民为主要要求的文化生活质量的显著提高,让先进文化占领农村阵地, 让大众文化回归大众,让人民文艺扎根人民,使农村文化保持旺盛的生机和活力,真正发挥为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的作用。
1、多汇报、多请示,争取领导的支持,把文化事业的发展放在日常的议事日程上来;文化事业的发展,必须依靠当地政府以及社会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投入,领导重视,是行之有效的最好办法,是解决文化设施的重要依据。
2、加大力度,争取农村文化阵地能发挥作用,使农村文化百家争鸣,农村文化是提高群众素质的发源地,争取农村阵地的发展,是引导农村文化进入千家万户,形成健康的精神粮食,逐步提高农民的文化函养素质。共2页,当前第1页12
3、抓好文化市场的管理,使文化市场健康有序地发展。
4、积极开展创“先进文化镇镇”活动,完善文化阵地的设施,多层次、多渠道地开展群众性的文化娱乐活动。在搞好镇文化活动中心的同时,重点加强镇农民文化学校和村文化活动室建设,使之成为农民学文化、受教育的学校,成为推广科学技术、带领农民致富的示范基地,更好的满足群众多方面的文化需求。发展业余演出团体,搞好各类文化艺术培训,在中小学校成立少年舞蹈队和少儿艺术团,镇政府成立科技服务队,在部分有条件的村成立农民业余文艺演出队或民间业余文艺队。目前,我镇文化阵地的设施还很不完善,文化广场、图书室、体育场等还比较落后。要完善这些设施,需要领导重视和大量的经济投入,才能更有效地开展群众的文娱活动。
5、注重鼓励和扶持农民自办文化,使之成为新时期农村文化生活的重要形式和公办文化的重要补充。注重从农民群众中选拔出热爱文体活动、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作为农村宣传文化体育中心户,由镇政府和文化站支持,从各种渠道配备图书报刊、文艺体育器材和硬件设施,使其具备开展小型文化体育活动的条件,成为镇文化站和村文化室的自然延伸。
6、扎扎实实地做好文化工作,以勇于开拓创新的精神,以完美的精神面貌,以高素质的文化品牌,推动我镇精神文明建设快速发展 共2页,当前第2页12 From:https://www.zongjiefanwen.com/Article/gzzj/danwei/201205/176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