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召开各类主题班会:
1、关爱班集体
为促进团支部成员间的友谊以及支部的凝聚力,班级团支部成立一开始,我们就组织了关爱集体班会活动。班会上所有成员进行自我介绍和年度计划,并就如何建设班级畅所欲言。在团支部的建议下每位同学写下了自己的感言。通过这次主题活动,班集体的凝聚力增强了。
这次活动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增加同学的知荣明耻懂礼仪的知识,提高了同学的文明礼仪素养,培养了同学文明与礼仪习惯。许多发言引发了同学们的讨论,并在活跃的讨论中认识到文明行为的重要性;文明知识竞赛更是引发了同学的热情,竞赛以必答和抢答的形式决出名次,在快乐的气氛中让同学们切实感受到文明与礼仪的重要性,从而树立文明举止的意识。通过本次班会,很多同学改变了自身的不良文明习惯:说脏话的人少了,“谢谢”“不客气”的文明用语多了。
针对班级里部分同学成绩不爱学习,学习态度浮躁的现象,举行了“树立良好习惯,攀登人生高峰”的主题班会。wWw.ZonGjIEFAnwen.cOM班会从什么是学习习惯、如文xx、何xx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发问开始,逐步深入,在同学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要依靠自身意志努力,并引发同学思考如何走向人生的成功。最后通过问卷形式从学习的动机,学习的组织性计划性以及学习资源的有效利用三个方面,让同学们进行自我诊断。
通过活动,同学们树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积极参加各类大型活动
团支部积极组织全体团学参加学校组织的各大型活动,如队列比赛、体育活动比赛、学习竞赛等,使班级各项活动都有声有色地开展着。
在过去的XX年年里,通过我们的支部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我们营造了良好了班风、学风,树立较强的集体荣誉感。正是在这良好的班风学风下,我们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班级有较强的凝聚力,支部成员工作积极,全体团员注重发挥自身的团员模范作用,一些学生还写了入党申请书,思想上积极要求上进。
回首过去的工作,我们班团支部全体成员携手一起走过,其中虽不免失误和挫折,却不乏欢笑和成长。不管未来如何,我们都将会微笑面对,因为我们有理由相信:青春因我们而精彩!
班级安全工作总结 我是六年级三班的班主任,本班共有六十三人。一学期结束了,我对本班的安全工作做如下总结:
我对本班的安全工作高度重视,平时挤出时间给学生灌输有关安全方面的知识,不厌其烦地对他们进行安全教育。由于学生还有点小,我不但对他们进行安全知识教育,而且在课余时间也注意去观察他们的动静,只要发现了某个学生有不安全的行为,就及时进行教育,要求改正。
一、开学第一周,我和全班学生一起制定了本学期的工作计划。
二、教育学生严格遵守学校的作息时间,上学、放学不准在学校和路途中逗留、玩耍,不允许不经家长允许跟同学去了,让家长随时了解其子女的去向。
三、在校内外,不允许学生做危险的游戏。如;互相追打、奔跑等。
四、教育学生不买三无食品,不吃腐烂变质的食物,不喝不卫生的水和饮料,不吃陌生人给的东西。
五、教育小学生不践踏学校的草坪,不损坏学校的花草树木。
六、教育学生不爬墙,不爬树,不爬学校的篮球架,不爬阳台上的栏杆。
七、教育学生不玩火、不玩电、不玩爆竹。
八、教育学生不带危险的物品到学校(如:木棒、小刀、匕首、气枪等利器进入校园。)不在井唇、变压台旁、高压电线下等危险的地方玩耍。
九、无论是集体活动还是体育课,都必须在教师的带领下进行,不得随意离开集体自己活动或不听指挥,遇到他人生病、遇险等,要及时报告老师。并且指导学生学会使用各种求救电话。
十、夏季、只有在家长或老师的带领、陪同下方可到游泳池游泳。千万不能私自到水沟、水塘、鱼塘、游泳池里戏水、游泳。
一个学期结束了,在同学们和我们两位老师的努力下,全班六十三人无一例安全事故发生。但是,安全工作是班务工作中的重中之重,需要我们做到天天讲、时时讲,警钟长鸣才能杜绝一切不安全的事故发生。
七年级班级德育工作总结 贴近学生实际,以适应学生的认知为前提。
把学生当作“有眼,有耳,有头脑”的人,积极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在学生主动参与与多元价值分析选择中,培养起真正内化的、稳定的价值体系,这就要求德育内容可信度高,贴近学生实际,以适应学生的认知为前提。
一、内容小巧、切入合理。
德育工作,要注重加强对新时期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及思想品德形成规律、特点的研究,关注学生心理需要,逐步提高学生道德评价能力。真正实现学生人性上的觉醒,为形成长期稳定的道德行为提供了必备前提。
二、主体参与、实效突出。
道德是发自个人的良心、是自觉自愿的。正如马克思指出的:“道德的伦理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作为道德主体的学生如果不直接参与体味,那么便缺乏主动思考、讨论和自主选择的空间。在社会日益开放、价值多元化的今天,必然导致德育的实效性缺乏。
每节德育课,提前一周通知学生要讨论的主题。由每个小组各派一名代表对主题进行辨析,并揭示其内涵与预示行为的必然性。
三、形式灵活、生动活泼。
任何工作的完成都不一定有固定的路子与模式,尤其是德育工作,它的直接对象是人,其灵活性更不言而喻。除注意不同心理特点、不同道德层次、新形势下社会的需求外,我更注重德育形式的灵活。
我班的德育课,有辨析会、讲演比赛、道德评议、又有实话实说、答学生问等形式。有次考试前夕,我班利用德育课举行了一个“抄袭的滋味”实话实说,把抄袭者的心态表现得淋漓尽致。
四、层次深入,深入细致。
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缓慢的过程,其中即需要点滴的滋润,又必须有较深层次的理性提高。如在放假回来的第一个星期,进行了第一次道德讲座,题目是:纪律是自由的保证。我提到:“正是限制了个别学生的绝对自由才保证了大家的自由,设想如果没有良好的公共纪律,那么你想学习时,别人大吵大嚷无休止的戏笑玩耍……请问你的自由何在?因此,国家法律是必要的,也是威严的。那么《中学生守则》何偿不是为了保证学生自由而制定的呢……”让学生由平时的最基本的行为观念,上升到做人的准则,从内心完成对学校管理的认同,把外在约束转化为学生的道德习惯,这样才能产生长期的、稳定的道德行为。
五、目标明确、放眼未来。
今天的孩子是将来社会中各种角色的扮演者,也是各种社会责任的承担者。道德教育理应追求道德人生最高境界的达成,理应以实现德育的个体享用性功能为己任。
总之,教师在德育工作中要确立长远的德育目标,想到现在对孩子的培养是为了他们30岁以后的生存,是为了将来国家的振兴,这是德育的真谛与归宿。 From:https://www.zongjiefanwen.com/Article/gzzj/banji/201205/20567.html